其他

【在场】刘晓东:一副红领章

2017-08-24 刘晓东 在场主义散文

一副红领章

文/刘晓东



前几天收拾房间,在杂物堆里找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。打开一看,里面竟然全是小时候的宝贝——玻璃球、贴画、木枪,随手翻了翻,竟然找到了一副红领章。它躺在里面,显得格外地醒目。


这副领章是小时候一位本家叔叔送给我的。当时他在北京卫戍区任营长,每年都要回家探亲,看望老人。我们小孩子们都非常地崇拜他,他在家的时候,叔叔那里就成为小伙伴们的乐园,听故事,受训练,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。叔叔即便是在自己家里,绿色的军装还是穿得整整齐齐,扣子扣得严严实实,坐在凳子上腰板挺直,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平常百姓不具备的气质。叔叔家里的墙上贴满了画报,全是战士训练、打靶或者是挎枪站岗的场景,既干净又好看。叔叔回部队的时候,我就一个人趴在桌子上静静地看,幻想着自己也能穿上军装打枪站岗。我经常缠着叔叔讲部队上的故事,都是一些从未听过、无法想像的事情,让我对神秘的军营充满了向往。我曾经天真地问过叔叔:“你给毛主席站过岗吗?”叔叔双眼望着远方,轻轻地说了句:“我在努力着。”他摸着我的头说:“快快长大,长大了也来当兵!”并且从行李箱里神神秘秘地掏出一件东西,说要送给我。我接过来一看,竟然是一副红领章!领章那种鲜红的颜色让我现在记忆犹新,双手紧紧地把它捂在胸口,生怕叔叔会再要回去。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的男孩子,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能有一个红五星或者是红领章,那绝对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,这东西会让别的孩子眼红得发烫。激动得我连谢谢都没说,就往家里跑。一路上,遇到小伙伴就想拿出来炫耀一下,可又怕被别人抢走,越发捂得严实。等到没人的时候,就偷偷地拿出来瞄上一眼,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,甭提多高兴了。



一跑进家门,我就高喊:“你们看,这是什么!”说着把领章举到每个家人眼前使劲地晃。小伙伴们不知道怎么听说了,一个个来到我跟前,眼睛发光紧紧地盯着红领章。平日里小伙伴们关系再好,现在也是只能看不能摸,生怕给弄脏了。母亲好不容易等我疯够了,才抓住我问是怎么回事,领章是从哪里来的。我兴奋地给她讲一遍叔叔的原话,好好地炫耀了一番。母亲对着领章端详了一阵,才说:“这是部队上的东西,小孩子不能要。叔叔万一用着怎么办呢?”我一听愣了,摇着头表示不同意,再三解释是叔叔送给我的,不是我主动要的。可母亲还是坚持让送回去,我哭闹了半天也没能改变结果。没有办法,我只能撅着嘴含着泪,一步三挪地送回去叔叔家。叔叔只是笑了笑,没有再说什么。为此我好几天不高兴,感觉吃饭上学都没有什么意思了。


几天后,叔叔的探亲假期结束。他临回部队前来我家告别,我躺在被窝里装睡觉不想见他。叔叔过来替我压了压被角,轻轻地抚摸了我一下。第二天早上起床后,一收拾被褥,那副红领章竟然出现在我的枕头下!我欢呼着在屋子里跑了好几圈,举着它示威性地冲着母亲说:“怎么样,叔叔又送回来了!”这次母亲没有说什么,只是专门让我自己挑选了一件衣服,将红领章仔仔细细地缝在上面。虽然有些不伦不类,可是我感觉就像真军装一样好看。上学时,我特意地穿上了这件衣服,走在小伙伴中间,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。小伙伴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问领章怎么又回来了?有的竟然想伸手去摸摸,我吼到:“别动,摸脏了怎么办?”吓得小伙伴赶紧把手缩回去了。一天到晚精神头十足,晚上睡觉时,把它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,才去钻被窝。


那时候的农村远不像现在,没有游戏机,更没有电脑,整个村里连电视机都很少见。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打鬼子、抓特务。几个人一帮,满头大汗地四处寻找藏起来的“鬼子”或者是“特务”,然后押着他们去游街。小伙伴们都争着扮演解放军,没有人愿意去当鬼子或者特务,每次只能通过“剪子包袱锤”的方式来决定谁去当这些“坏蛋”。自从我有了红领章后,无形之中就有了一项特权:不能当坏蛋,因为我有红领章!小伙伴们都没有意见,在他们眼里解放军都是好人,是专门打坏蛋的。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孩子头,每天放学后,我都要领着他们到麦场去疯一阵子,才回家去写作业。



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把红领章剪下放起来的,现在看到它仍然是非常地激动。本家叔叔早已退休,整天抱着孙子四处游玩,相信他已经不记得这副红领章了。我儿时当兵的愿望没能实现,不过有几个小伙伴却走进了军营。工作中,曾经分管过乡镇的武装工作,如今正在处理单位的复退军人安置问题,也算是与军人有缘吧。这副红领章我会继续保存下去,不仅仅是一份回忆,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。


(责任编辑:刘爱国 制作:谭丽挪 图据网络)


 刘晓东,山东茌平人。曾在乡镇工作多年,现任职于粮食系统。喜爱文学,先后在《中国水利报》《农村大众》《聊城日报》《聊城晚报》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100多篇。

在场管理团队

总    编:周闻道

副总编:晓来轻酌
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、袁志英、钱昀、刘月新、刘小四、偏说、杨培铮、六六、刘爱国、李慕云、李世琼
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、万军
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高影新、鸣谦、楚歌、林中蔓青、齐海艳、赵琳

在场制作:刘珍(组长)、相相、王金梅、宋小铭、四季芳、谭丽挪 

在场宣传:鸣谦(组长)、雷永鸣(副组长)、东方坏坏、詹晓明、魏巍、张倩男

在场终校:袁志英、杨培铮

特约评论员:郭连莹、乔民英

投稿须知
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
从七月起,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,请投稿前仔细斟酌。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“修改稿”。

征文之外,1800字以下的散文,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。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,如不同意,请在稿件中注明。

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